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两岸茶缘越来越深!

时间:2023-06-13来源: 首页*三牛娱乐注册-登录平台-larrybristol.com

  5月29日至6月3日,由两岸斗茶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厦门晚报社副社长徐芳菲带领的一行30人赴台,在品茶论道中,共论两岸茶产业的交流与发展,畅叙两岸一脉相承的茶文化。

  嘉义县阿里山脚下的阿里山管理处再度迎来两岸茶叶交流品茗会暨两岸茶业论坛的举办。

  来自厦门、安溪、武夷山、漳州等地的茶协负责人和茶商代表,与台湾茶商、茶农面对面交流,围绕茶叶科技发展、茶叶种植与制作、茶业管理和营销等方面进行了切磋。

  两岸斗茶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委、台湾茶业改良场前场长陈国任说,两岸斗茶赛出好茶,这样的活动对产、销两方面都有很好的引导。台湾市场对比赛茶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买比赛茶,就是买到品质和安全,因此,生产和制作能获奖的好茶,就成为台湾茶农茶商的追求。他们精心种茶制茶,积极参赛。

  作为评茶师,陈国任曾经一天最多喝了640杯茶,虽然喝到嘴麻,但也为茶叶品质越来越好而欣喜。

  亚太创意技术学院茶业应用系主任蓝芳仁说,两岸斗茶的比赛茶青心乌龙是台湾栽培最多的品种,占了七成以上,这一品种最早来源于福建建瓯一种百年乌龙——矮脚乌龙,其恩师吴振铎首次用组织无菌培养法培育出“小茶树”,再用青心乌龙进行杂交,最终培育出著名的台茶十二号“金萱”茶。

  此次赴台交流期间,台湾大同技术学院、嘉义县阿里山茶业协会与两岸斗茶组委会共同合办了一场两岸茶业研习活动,校长陈美菁表示,学校2011年创立茶学课程,持续在两岸间进行茶产业学术与实务交流。从茶叶制作、管理和美学,到茶叶的应用,给两岸茶界人士上了生动实用的课程,为共同培育茶叶质量评鉴专业人才作出了努力。

  台湾茶业改良场鱼池分场前场长郭宽福,向学员们介绍了台湾特色茶及阿里山高山茶的分级评鉴。

  从他的授课中,学员们知道了好茶是如何诞生的,产制过程中的技术投入起了怎样重要的作用……决定了能否把茶的特色发挥出来,把茶的好滋味完全释放出来,台湾的好茶热泡冷泡都很香。

  之后,学员前往感官品评教室,学习如何品鉴阿里山高山茶,感受获得头奖、金奖、银奖和优良奖的茶叶,在茶汤、香味和滋味上的区别。学员们为自己能分出各等级茶的区别而兴奋不已,比当场拿到结训证书还开心。

  在台湾茶协会安排下,另外一场研习活动在大叶大学展开,大叶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学系主任李世杰教授介绍,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课程,完全学以致用,产学研联系非常紧密。

  李世杰说,学校有大量的科研设备和师资力量,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资源与技术支持。学生毕业后,在种茶和制茶中遇到的难题,都可以回到学校找出解决办法。

  交流团所到之处,总有热情的台湾茶人奉上香茶。每桌茶席奉不同的茶,五六桌下来,茶人们喝到了不同的茶,有青心乌龙、金萱茶、蜜香红茶、阿里山红茶等。

  为了深入了解台湾茶,茶人们使出脚上功夫,上日月老茶厂寻茶,到廖乡长红茶故事馆追寻红玉的故事,还到鱼池乡农会的拾叁村红茶生产合作社,品尝卓和中主席带着小茶农们精心耕耘出的劳动果实。夜晚也不甘心停下寻茶脚步,走进“澄园”,欣赏店老板李国平的点茶。

  最让茶人倾慕的是茶如其名的东方美人,交流团不惜从台北再乘坐一个小时的车程赶到桃园。在桃园市茶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邱国雄的随缘茶店,茶人们强烈要求店主人细述东方美人的制作工艺。

  东方美人是台湾独有的名茶,又名膨风茶,因其茶芽白毫显著,又名白毫乌龙茶,采收期在盛夏六七月份。其特别之处在于,茶叶必须让小绿叶蝉叮咬吸食,昆虫的唾液与茶叶酵素混合出特别的香气,虫子咬得越多茶叶品质越高,这也是其醇厚蜜香味的来源。因为要让小绿叶蝉生长良好,东方美人茶在生产过程绝不使用农药,生产不易,也就更显其珍贵。

  交流团的茶人们来到台湾茶农的小茶场,争相学习制作东方美人的方法。一位茶商告诉记者,他回家准备把往年不要的夏茶,尝试用制作东方美人的工艺试做一下,说不定能有意外收获。

  同地域、不同品种,做出的茶也各有滋味。赴台交流团的茶人们也纷纷拿出自家好茶,让台湾的评茶师和专家现场品评和指导。

  同时,两岸斗茶组委会和大陆茶商带来的大红袍、铁观音、白芽奇兰等好茶也在现场与台湾茶人一同评鉴。

  初夏时节,两岸茶人相聚在宝岛品茶论道,切磋制茶技艺,探讨产业发展,大家都感觉获益良多。通过两岸斗茶组委会搭桥,台湾阿里山茶业协会以及南投、桃园等制茶工会和农会精心安排,让大陆茶人深入到茶园茶厂参观,并详细介绍种茶、制茶工艺,还请来茶叶专家给大家上课,交流考察团的团员一路点赞,纷纷感慨:只有参与“两岸斗茶”才能有这么宝贵的学习机会,才能这么深度了解台湾。6天的时间很短暂,但是建立了联系,以后可以长期交流。

  期盼了两个月,终于盼来了两岸斗茶交流考察团的到来。经过多年的交流和融合,两岸斗茶这一横跨两岸的重要品牌,让两岸茶人一家亲,不仅分享彼此的好茶,还相互学习对方的生产和制作经验,在交流和研习中还分享了最新的茶业科技和管理,真正享受到两岸斗茶带来的发展成果。我希望这个成果能不断扩大。

  此次赴台深切感受到了两岸茶人同胞之间的浓浓亲情、茶叶从业人员对茶事业的热情、两岸民众共同追求茶生活美学的怡情。大陆年轻茶人学习交流热情高涨,两岸茶业繁荣来日可期;台湾茶业产学研结合紧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两岸茶文化同根同源,共生共存;两岸文化同脉同流,共荣共兴。未来期待有更多的年轻茶人参与、有更多的工艺和茶品创新,共同推动两岸茶业的繁荣。

  两岸茶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两岸茶产业发展也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这不仅有利于两岸茶叶的种植、生产,更是促进中国茶走向世界的强大推力。

  漳州跟厦门同属闽南地区,自古与台湾血脉相通,一样的语言,一样的文化,一样的喜爱功夫茶。我们坚信,通过连年举办两岸斗茶等活动,将促进两岸茶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两岸合作与交流,为两岸社会经济的发展营造更加美好的商机。

  两岸斗茶活动在加深两岸茶界的沟通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台湾参赛者积极参加这个活动,将拓宽观察大陆茶产业的视野,也把更多台湾好茶推广到大陆。

  两岸斗茶组委会精心安排6天的赴台交流考察,通过与台湾茶商、茶农的密切接触,我不仅学到台湾精湛的制茶工艺,专业的茶园管理,文创包装产品的前卫,更感同身受到两岸茶叶的同根同源。

  此次两岸斗茶的赴台交流活动颇有收获,一路参观了不少的茶园茶企和培训学校,也听取了多位台湾专家的讲座,总体感觉台湾的茶类、茶种和大陆是一脉相承的,制茶技艺和对质量的认知也基本相同。但在质量源头的管控、行业管理、茶园生态保护等方面值得大陆茶人学习和借鉴。

  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做茶,并喜欢钻研各种茶类。此次赴台交流,同台湾各茶协和茶商深入交流、探讨,我受益匪浅,认识了很多茶叶品种不同的制作加工工艺。



上一篇:茶香沁心 茶艺修身
下一篇:茶文化美文分享: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